【延安视点/AI海报】昔日是荒山野岭,如今却是“绿色剑南”

【延安视点/AI海报】昔日是荒山野岭,如今却是“绿色剑南”

【火花四散,新征程的开始——延安风云】曾几何时,延安是一片黄土覆盖的高坡,天空被黄尘覆盖,遮天蔽日,这里“从春到冬年年有风吹”。 “下山下水,就失去一层泥”是常态。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以来,经过20多年的持续奋斗,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目前,植被覆盖率急剧增加。南尼湾森林覆盖率达到87.4%。 “蓝色圣地”,朱鹮在此定居。在青山的映衬下,曾经的荒山荒岭变成了“绿色江南”,诉说着黄土高原的生态奇迹。了解更多请看本套海报↓——◆绿色发展◆——延安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道路,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坚定发展方向,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,持续推进红色圣地绿色革命,努力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“延安样本”。 ——◆生态系统恢复◆——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退耕还林政策的变化。延安将生态系统恢复视为一项“生存工程”。 1999年以来,退耕还林面积1077.5万亩,占全国退耕还林规划面积的2.1%,占全州总面积的26.7%。森林覆盖率从废弃耕种前的33.5%增加到48.07%(其中森林面积53.07%(包括苹果树等经济作物),植被覆盖率从46.1%跃升至87.6%。 ——◆生态和谐◆—— 添加绿色,增加幸福感。退耕还林工程已改变了陕西省“气候型”模式,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机会。目前,延安拥有21个自然保护区、6个国家森林公园、1个国家湿地公园和10余条生态旅游线路。森林生态旅游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。 ——◆保护植被、建立新植被◆——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,延安农民以种粮为主、种地在山上、广种却收成不多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着变化。苹果林业、现代农业、林业经济、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逐步成为支柱,农民增收致富。 ——◆绿色田野◆——黄沙扬尘的天波从滚滚的碧波到茂盛的植物。从沟谷纵横、光秃秃的荒山,到连绵起伏的青山绿水,这座红色圣城延安的生态系统已完成重大转变。在这份绿色礼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绿色产业,就像源源不断的生命水,滋润着人们,变成了真正的绿色财富,让延安人民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,牢牢抓住了“金碗”。一些图像元素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